抑制癌細胞周遭血管新生

 
2014年二月,美國血管基金會共同創始人,癌症研究專家李威廉(William Li),受邀於知名TED講座中發表指出:「無論是哪一種癌症,都以血管新生為重要特徵,若沒有血管的供給,腫瘤頂多只能生長到0.5立方釐米。引起癌症的因子,飲食占了30~35%,因此除了各種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之外,在飲食中加入多元性的抗血管新生食物,確實能夠干擾癌症的形成。
 

諾貝爾醫學獎候選人,哈佛大學/佛克曼 教授(Judah Folkman;1933~2008),於1971年,在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癌症依靠血管新生(Angiogenesist)供給養份,若能藉由抑制癌血管新生,阻斷癌細胞氧氣及養份攝取,便能夠餓死癌細胞,此種抗腫瘤方式,被稱為“抗血管生成療法”,也被稱為“饑餓療法”,至此之後愈來愈多科學家進行此理論發展,企圖尋找出能控制血管新生的藥物,進而控制腫瘤生長(目前上市的此類藥物有:Avastin、Cetuximab…等)。


慈濟大學周志中 教授,近期致力「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於癌症及糖尿病輔助治療研究,2015年8月周教授,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Marine Drugs(海洋藥物),發表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藉由調控 缺氧誘導因子-1 (HIF-1)及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信號傳導,進而抑制腫瘤血管生成,顯著抑制腫瘤生長。這是全球首次對於「褐藻醣膠抑制腫瘤血管新生路徑」的完整解析。(建議閱讀: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透過在缺氧狀態調降HIF-1/VEGF來抑制腫瘤血管新生

如何抑制腫瘤的血管新生?


我們的身體有平衡血管新生的能力,當這樣的能力運作良好,就能避免血管餵養癌症生長,這樣的機制也就變成我們體內最重要抵抗癌症的防禦機轉之一。當確實阻斷血管新生,讓血管永遠無法和癌細胞接觸,腫瘤就不會生長。然而,一旦腫瘤周圍出現血管新生,它們就能以倍數成長,侵犯周邊的組織。在血管餵養腫瘤的同時,腫瘤也得以進入循環系統,這就是所謂的轉移,當血管已經開始生長,腫瘤就會瘋狂地增生。而不幸的,在這個癌症發展的最後階段,轉移癌是幾乎不可能被診斷的。


簡單來說,腫瘤在形成之初,會不斷釋放出血管新生素(血管生成因子)傳遞信號,來刺激血管新生(血管生成),以此來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腫瘤也可刺激附近的正常細胞產生腫瘤所需要的血管新生(血管生成)的血管新生素(血管生成因子)信號因子,由此產生的新血管可提供腫瘤生長需要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使癌細胞得以侵入附近組織,在身體內移動,並形成新的癌細胞基地,也就是俗稱的轉移(Metastasis)。



所以,若血管新生是從無害的微腫瘤轉變成有害的癌症的關鍵點,那麼,這個血管新生革命的主要部份就是藉著切斷血液供給來治療癌症的新方法,我們稱之為「抗血管新生治療」。這個療法選擇性地瞄準供應腫瘤養份的血管,因為腫瘤的血管跟一般健康的在身體其他部分的血管不同,腫瘤的血管異常之處,在於它們的結構脆弱,因此,這類血管對專門來對付它們的藥物很敏感。 

引起癌症因子飲食佔30-35% 


從2004年抗血管新生藥物出現在市面上,可以注意到腎臟癌、多發性硬化症、大腸癌和胃腸道基質腫瘤等癌症患者,他們的存活時間增加了70-100%,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其它的腫瘤或癌症,僅有一般程度的增加。

為什麼這些癌症的治療不能更好?而答案,很顯然的是因為我們太晚開始治療。當腫瘤已經生成,往往就已經擴散或是轉移。回到血管生成的生物學,是否癌症治療有賴於從癌症發生本身下手,藉著預防血管新生讓癌症不至於變得危險?這能幫助健康人跟已經擊敗過癌症一兩次的病人,還有想找出方法不讓癌症復發的人。藉由預防癌組織的血管新生,回到癌症生成的原因,真正令人注意的是飲食佔了引起癌症因子中 30-35%的比重。

 

多元性食物的協成效果


是否我們能在飲食中加入哪些能抗血管新生的食物,來刺激體內的防禦系統反擊那些餵養癌細胞的血管?也就是說,我們能藉著吃來餓壞癌症嗎?這問題的答案為:是的!我們發現大地之母遺下了大量能夠天然地抑制血管新生的食物、飲料和藥草。

經過實驗測試藉由飲食攝取的抗血管新生因子的濃度的影響。我們發現紅葡萄萃取物中白藜蘆醇能抑制60%的異常血管新生;草莓萃取物也有抑制血管生成的效果;大豆萃取物也是。我們還測試了四種市面上常見的茶香片、日本煎茶、伯爵茶和一種我們配製的茶,不同的茶抗血管新生的效果。這個研究顯示,當你混合兩種單獨使用時效果不高的茶,抗血管新生的效果,比各自單獨使用來得高,也就是說這些食物有「協成效果」。

另外,在測試一些常見的跟降低癌症發生率有關的藥物Statin、非類固醇消炎劑,跟一些其他藥物能夠抑制血管新生,並比較某些食物跟這些藥物對血管新生的效果。從實驗中發現,某些食物的效果甚至比藥物好,如大豆、荷蘭芹、大蒜、葡萄跟莓類,這或許代表當我們回家烹煮食物就有治療癌症的效果。

一個樣本數為7萬9千人,長達20年的研究。科學家發現,每周攝取烹煮過的番茄兩到三次的男性,最後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降低一半。番茄是很好的茄紅素來源,而茄紅素能減少血管生長。研究中,那些得到攝護腺癌的男性,攝取較多番茄醬的人,組織中確實有較少的血管能餵養腫瘤。因此,這個臨床研究說明了,當我們攝取足夠劑量的存在於食物中抗血管新生物質,的確能影響癌症的形成。